英国财相泪洒议会引热议,斯塔默紧急力挺平息辞职风波!
近日,英国政坛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。财政大臣瑞秋·里夫斯(Rachel Reeves)周三(7月2日)在议会下议院的质询环节中情绪失控,泪流满面,这一罕见场景迅速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。她的泪水不仅引发了外界对其个人状态的猜测,更直接影响了金融市场,导致英国国债和英镑价格双双下跌。与此同时,关于里夫斯可能辞职的传言甚嚣尘上,迫使首相基尔·斯塔默(Keir Starmer)的团队紧急出面澄清,强调对里夫斯的全力支持。
泪水背后的议会风波
情绪失控的瞬间
7月2日,英国下议院举行每周例行的首相质询会,财政大臣里夫斯作为重要阁员出席。然而,在长达半小时的质询过程中,里夫斯显得异常疲惫,甚至数次被看到用手拭泪。这一幕被电视镜头捕捉并迅速传播,引发了广泛关注。里夫斯的发言人随后表示,她的反应完全是由于“私事”所致,试图平息外界的猜测。然而,这一解释显然未能完全打消公众的疑虑,市场和媒体的反应迅速将事件推向高潮。
福利改革的争议漩涡
这场泪水风波的背景,与里夫斯主导的福利改革计划密切相关。就在一天前,英国政府艰难通过了一项福利改革法案,但为了确保法案通过,政府被迫取消了一些原本旨在长期节约开支的措施。这不仅导致里夫斯的预算计划出现明显缺口,也让她在党内和公众中面临巨大压力。工党内部一些议员强烈反对大幅削减福利开支,认为这种做法对社会弱势群体过于严苛,甚至有议员匿名表示,里夫斯在与下议院议长林赛·霍伊尔(Lindsay Hoyle)发生争执后情绪失控。尽管霍伊尔的发言人拒绝就此事置评,但这一细节无疑为事件增添了更多戏剧性。
市场震荡与辞职猜测
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
里夫斯在议会的情绪失控迅速引发了市场的剧烈反应。7月2日,英国国债价格暴跌,创下自2022年10月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,英镑汇率周三一度从近四年高点下跌1.3%至1.3652,为逾一周新低。市场分析师指出,投资者对里夫斯可能被替换的担忧是导致这一波动的核心原因。作为财政大臣,里夫斯的稳定性和政策方向直接关系到英国经济的信心。如果她真的辞职或被替换,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政府的动荡,动摇投资者对英国经济的信任。
斯塔默的紧急澄清
面对市场的动荡和媒体的猜测,首相斯塔默的团队迅速采取行动,试图稳定局面。斯塔默的新闻秘书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:“财政大臣哪儿也不会去,她有首相的全力支持。”不仅如此,在周三预先录制并计划于周五播出的BBC采访中,斯塔默再次强调,里夫斯将在“未来很长一段时间”继续担任财政大臣,试图以强硬的表态打消外界对她地位不稳的疑虑。当被问及里夫斯是否提出辞职时,新闻秘书斩钉截铁地回答:“没有。”这一系列表态显示出斯塔默对里夫斯的坚定支持,也反映出政府在面对危机时的紧急应对。
里夫斯的财政困境
严苛的财政规则
里夫斯自上任以来,一直强调要通过严格的财政规则限制英国的借款规模,以重塑投资者对英国经济的信心。然而,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却与工党内部的理念发生了冲突。许多工党议员认为,里夫斯提出的削减福利开支计划过于严苛,尤其是对社会中最弱势的群体来说,这种政策被批评为“冷酷无情”。这种党内分歧不仅让里夫斯的改革计划举步维艰,也让她在政治和情感上面临双重压力。
预算缺口的压力
福利改革法案的妥协通过虽然暂时缓解了议会压力,但却让里夫斯的预算计划雪上加霜。取消长期节约开支的措施意味着政府财政将面临更大的缺口,这对里夫斯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她需要在维持财政纪律和回应党内反对声音之间找到平衡,而这一矛盾似乎正在将她推向崩溃的边缘。
结语:里夫斯何去何从?
里夫斯泪洒议会的画面,不仅是她个人情绪的宣泄,也折射出英国政府在财政改革和党内团结上面临的巨大挑战。斯塔默的紧急力挺虽然暂时平息了辞职传言,但市场的不安和党内分歧依然是悬在里夫斯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
北京时间08:46,英镑兑美元现报1.3648/49。